⛪ng28南宫体育平台⛫
松江北站,或者说松江站,对宋晨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宋晨在松江住了12年,骑车去松江北站只要几分钟。自从工作换到徐汇区后,三年里,他几乎每天搭乘早上7:46发车的绿皮火车,坐13或14号车厢的座位,于8:15抵达上海南站,出6号口去徐汇上班。今年5月车站改名后,宋晨还是习惯叫它“松江站”。因为坐车太多,车站停用前的最后两个月,他的通勤费几乎都是用火车积分兑的。“想到以后不再坐这条线了,通勤路都变得很珍贵。”
自2024年12月10日零时起,位于上海的松江北站停办客运业务。12月9日晚,这个小小的郊区站台迎来了上百位“交通迷”。晚上九时许,发车的K287次列车成为驶离这个站台的最后一班普速客运列车。在场的人们发现,出乎意料地,它在站台停留了近半小时。
“在我看来,松江北站保留了铁路线朴素的模样,每块砖石、每根枕木都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来自同济大学的大一学生句号告诉记者,每次经过松江北站,他都会下车去低站台走走。
“那时还是松江县,绿皮车载着我们去上海。”小玉说,“站台像家里的老人,告别它,也像告别了那个年代的一部分。”小玉顿一顿,“一个时代过去,新的时代来了。”
在老松江站南面约2公里处,原松江南站是2010年10月26日随着沪杭高铁一起开通运营的。当前,松江区正围绕上海松江站全力打造上海西南门户枢纽——“松江枢纽”,其将有效发挥面向长三角的枢纽衔接作用。上海松江站便是松江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松江南站站房基础上向北扩建沪苏湖高铁和沪昆铁路改线的站场及站房而成,将成为沪苏湖高铁沿线8个车站中的最大站。
小玉出生在湖南常德山区,为争取较好的教育资源,爸爸返沪后才把她接来身边。1993年,8岁的小玉来到松江。那时的松江还是松江县,要到1998年,松江才撤县建区成为上海市松江区。
松江北站要停用的消息,小玉是从朋友那儿听说的,回忆纷涌扑来,她却只赶得及在12月10日去送一送。在站外阴冷的小雨里,她遇见了几位回到此处的老松江人、“交通迷”,还有位不会用网络买票跑空一趟的农民工。车站已不让人进入,透过栏杆,她看到车站仍有途经列车缓缓驶过。她还是习惯叫这里松江站。
沈璧君想到了爷爷。爷爷年轻时,常要去松江走走亲戚什么的,对住浦东的爷爷来说,松江太遥远了——要过黄浦江,再骑车到新客站(上海火车站),坐火车慢慢摇过去,一去就是大半天。“到我出生的年代,人生第一次去松江走的就是高速。再往后,又有了地铁9号线。松江人去市区、市区人去松江不再会想到松江站。”
这趟车上下车的旅客太多了,超出了平日里这站的停靠时间,或出于线路调度考量等,原定20:51发车的K287,最终到21:20才鸣笛缓缓驶出松江北站的,3分钟的经停拉长成近半小时。在此期间,原定于在嘉善站待避Z247与Z27改成在松江北站待避,两列车鸣笛掠过K287身边。
眼前的情景让她恍惚了——那片巨大的、看得出气派的建筑工地,很难不让她想起那年上海南站的塔吊、轰鸣的机器和闪现的焊接火花。时间转过十多年,松江老城如当年的上海市区,寻找着新生。属于松江的旧年华正在翻篇,上海郊县的新城市志正在书写。
这趟列车在他的印象里,平日乘客是不多的,他乘车前20分钟基本都能买上票。因为“松江站”并非首发站,他在下班路上,会看到去往山西或湖北方向的打算在车上睡一晚的人,老人、农民工或学生居多。上班路上,他会看到一些熟悉的上班族面孔,还有一个年长些、一个很年轻的列车员。车搭久了,大家略一点头,存一些君子之交。
那天与句号同来的,还有他所在的同济大学交通文化与城市发展协会的会长沈璧君。沈璧君今年大四,已在公司实习,他是当天下午两点多,临时起意要去送送松江北站的。在现场,沈璧君突然觉得缺点什么——唱《送别》告别一个站、一辆车,这在“交通迷”里不是第一次。“长亭外!”他开嗓唱了第一句,很快,大家举着手机跟了上来。
“松江站”对宋晨是一种日常,但也有很多不平常。住在松江老城这么些年,他爱上了坐慢火车旅行。从“松江站”出发,两条线路,一条去浙江,一条去江西,大站小站,他挨个晃过去,一张张车票打出来,不知不觉打卡了二十多个城市。到一处,他也会留心看看车站,有时不自觉拿它们和家门口的“松江站”比较,“这个小站候车厅只有二十多个位子,比松江站还小。”
始建于1906年,1908年投入使用,1937年毁于战火,后重生,20世纪末迎来翻新。关停前,这座116岁的车站是上海几乎仅存的低车位车站,绿皮车进站停靠,需搭出一个三阶小梯子才能“上车”。车站古朴的造型,曾吸引《站台》《致青春2》等不少影视剧来取景。
当日20:50左右,列车晚点2分钟抵达松江北站,站台上已有另一批从松江北站出发的“交通迷”在等候。小拾发现,来送别站台的人多得超出他的想象,可能有一两百号人。
据上观新闻消息,12月11日,上海松江站进站大厅装饰完成,进站闸口、电子信息屏、电梯等服务功能设施安装到位,收尾工作有序进行中。
站台总是热闹的。小玉记得,有次送妈妈上车后,自己在站台捡到只养鸡人柳条筐里漏出的小鸡崽,这是妈妈在时不好养的小动物,也是小孩心里的小渴望。小玉偷偷把小鸡崽捧回家,毛茸茸的小家伙极大地缓解了小玉与家人分别的不舍情绪。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南至上海间的旅程差不多是三天。小站台、绿皮车带给小玉的回忆,透着暖黄色的滤镜。她记得坐车时,家里会买两张卧票和一张站票,大多时候坐着的都是爸爸。春运时票难买,小孩儿常被安置到椅背上坐着。不同于现在,小孩当时在车上是受欢迎的,人见着都要逗弄一番,不然拿什么消磨漫漫长路呢?车上还有小鸡小鸭、小鱼小虾,经停下来时,小贩们争先恐后地往窗口塞吃食,玉米、豆干、茶叶蛋都冒着热气,小孩总是馋,妈妈总是在强调,“豆干不好吃的哦,不知道他们放了多久。”有时,长辈在经停时下车买点东西,会让小玉紧张得不行,“怕爸妈被车丢下,在小孩子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可怕的事情了。”
“由于线路施工限速,这班(K287次)列车的速度始终不高。”复旦舆图社是复旦大学地理类社团,在推文中对松江北的最后一夜进行了详细记述。“低速缓行,让告别又多了几分仪式感。在这班有座与无座都售罄、满载着晃悠着的列车上,扎堆站满了车友:从高中到大学,年龄参差,但嘴里手机里话题一致、长枪短炮的装备相似——即使并不相认,只要紧挨着挤在车里,都会开始交流曾经的旅程与今天的告别。”
城市如列车,车轮滚滚向前,老站台被留在身后,一点点淡出视野。但还有很多人记得它,记得慢车时代的生活方式。松江大学城学子小拾由此获得了实惠便捷地去外地旅行的机会,居住松江的宋晨借绿皮车每日往返市区通勤上班,1990年代住在松江的小玉则记得买站台票与亲友迎来送往的一幕幕,以及站台上混合着热气和叫卖声的豆干、玉米、茶叶蛋。
14岁的车迷小k也是从上海南站出发的。起先,他想跟着车一起去往嘉善站(嘉善站2024年12月10日迎来关停提升,不少交通迷也会去打卡),在车上坐了十分钟,才决定在松江北下车,与大部队会合,“车上人一开始不太知道站台站着这么多人是发生了什么。”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和上海松江的区域发展,松江北站渐渐完成历史使命,其货运业务将转移至石湖荡站,普速客运业务将转移至上海松江站。到2024年底,新的上海松江站将通车,这处松江枢纽包含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和沪昆铁路,通达长三角80%以上城市,松江区、上海市、长三角的交通将打开新的格局。
上海松江介绍,上海松江站的新站房候车厅为高架候车厅,站场规模为7台19线,加上原松江南站2台4线,总规模为9台23线,设计最高聚集人数5000人,预计年客流量将达2500万人次。松江枢纽包含了沪苏湖高铁、沪昆高铁和沪昆铁路,通达长三角80%以上城市。目前正加速施工中,计划2024年年底通车。
彼时母亲还在湖南常德教书,祖辈也多在湖南,后续才一一回松江。那个年代是有站台票的,每年寒暑假母亲会来团聚,有时是祖辈们,小玉和爸爸会提前几天在车站边的邮局打长途电话确认好车次,再去站台接人。“当时一个较为固定的团聚流程基本是:写信提出‘面基’需求——回信或电报确认及落实细节——一方出发/另一方买站台票去接。”
从松江搬走后,小玉正巧搬到了上海南站附近,眼见着南站大兴土木改建。12月10日晚,她从松江北离开,想到要去新的上海松江站看看。下雨天,开车花了十分钟多。
那晚,车迷们在松江北下车后,便开始了拍摄打卡。站台上停驶列车的模样、站台的标牌、轨道等,都细细记录下来,人们与车站工作人员、同好之间热切交换着关于车站的消息。
ng28南宫体育平台K287次列车司机的声音出现在站台。很快,高举手机、相机的人群便接过话头,迸发一浪浪高呼,“松江站再见!”“松江北站再见!”再一会儿,有交通迷起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人群唱起歌。
据铁路上海站资料,松江北站,即原松江火车站,历史悠久,是沪杭铁路上的重要站点。1906年11月,苏浙铁路(沪杭线)动工兴建。1908年3月,上海至枫泾段率先建成通车,松江县境内展开铁路运输的历史篇章。1909年7月28日,沪杭线全线通车,松江县境内沪杭铁路的长度为39.9千米。1937年9月日军侵华时,将站屋炸毁,1941年该站再次重建,当时所建设的站屋主体结构一直沿用到上世纪末。
这与老松江居民小玉的感受高度重合。小玉的20世纪90年代几乎都是在松江度过的,后来考学去了市区,生活节奏跟着通行方式不断提速,她有些想念慢车时代“见次面很珍贵”的日子。
根据12306信息,松江北站于12月10日起不再办理客运业务。由此,12月9日晚的K287次列车,成为了该站台办理上下客业务的最后一班客运列车。
1998年站屋开始被拆除,火车站进行了最近一次的改造,2001年左右建成,建成后一直保持至今。2024年5月22日,松江站正式更名为松江北站。
事实上,这是该站台今年迎来的第二次“告别”。2024年5月22日,原“松江南站”更名为“上海松江站”,叫了116年的“松江站”则更名为“松江北站”,这也是为何有人称呼它“松江北”,有人还是习惯叫它“松江站”。
按照铁路等级划分,老松江站属于三等站,但它的客流量在上海郊区中一度是翘楚,曾经创造过日发送旅客超过万人的纪录。而在2023年11月一个周六的下午,沈璧君观察到,松江站去上海的车,整个站台算上他大约只6人,“就算不造个新火车站,松江站的衰落停运也是必然。”
晚上九点二十五左右,车站的铁门关上。晚上九点半左右,前来送别的“交通迷”站在松江北的门外合影,随着人群最后一声“再见”喊出,站内的灯光应声关闭。
“不知道之后松江北站会如何,能考虑保留些痕迹就好了,比如是不是能做个小博物馆纪念它?”采访的最后,有“交通迷”向记者说出自己的小小期待。
送列车出站时,“交通迷”聪聪身份证没刷出去,就掏出了车票,旁边的工作人员看到后,主动拿出“松江北”的戳,盖到了聪聪的车票上,“松江站的一趟趟车见证了我很多重要的决定和出发的姿态,我是带着这份情感来送别的。”聪聪很珍视最后的这枚戳,“也算是对我这次送别之行,画上了圆满的符号。”
“或许对我们、对车友、对松江站来说,这是松江站116年沧桑奉献史最值得纪念的尾声;但对上海松江站、对上海这座城市、对铁路总公司和每一个铁路工作人员而言,这也是中国城市、中国铁路的有机更新路上经过的又一个界碑,是比起怀念更应该向前展望的新篇章的起点。”复旦舆图社在纪念推文中写道。小拾也突然想起,告别的那夜,“交通迷们”对站台工作人员们喊过的那句——“二十多天后,我们上海松江站再见!”
要到后面,莘松高速道路和巴士线才开出来,再是地铁9号线通到松江;与此同时,电报、长途电话的时代也过去了,拷机、大哥大、小灵通手机、智能手机……想去哪里都很快,想联系谁变成了几秒钟的事情,科技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不觉间飞速推进。父母老了,奶奶、外公、外婆都已离开世界,车站也老了而后停用。一个时代过去了。
此外,老松江站的位置“尴尬”地横亘在松江的老城区与新城区之间已久。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介绍,沪昆铁路松江段外迁工程完工后,打破了松江城区因沪昆铁路穿城而过带来的空间分割局面,能更好实现城市用地集约利用,对进一步促进松江南部区域及周边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完善提升现有交通体系,助力提升上海西南片区交通辐射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一天,宋晨也照例搭上了车,到站后,他逗留得稍久一点,给老车站拍照打卡。“原来最后还有个送车站的仪式啊,要知道的话我也来了。”未来的日子,他或许要靠地铁和公交车通勤了,时间有所增长。
沿着站台的墙根,她试图侥幸找到一个口子偷窥轨道,没有成功。她想到自己童年时,松江站附近的铁道是没有围墙的,老人跨过铁轨去种田,小孩子午休时偷跑去看火车。小玉惦记的是轨道边的矮桑树,开春季节,小学校门口有人兜售蚕宝宝籽,铺在报纸上,一片片剪下来卖。午休时,她溜去偷桑叶,“谨慎地穿过轨道、心虚地避开桑农,却在返途被班主任抓了包。罚了站、叫了家长,却没有没收桑叶,除了每人脑瓜‘挨了几个毛栗子’(注:敲敲脑袋),蚕宝宝的口粮也算落实到位了。”
松江站站台小玉更是熟悉,连同着来去车站的一趟趟绿皮车。站台和火车,见证了这个“双支内”家庭上个世纪寒来暑往的一次次相聚别离。
2000年出生的交通迷小拾,在松江大学城读书的四年间,曾在松江北站有过六七十次的穿梭,这里的绿皮车票价便宜、交通便捷,不会给想旅游的“穷学生”带来很大的出行压力。如今小拾已是工作族,12月9日下班后,他特意买了从上海南20:21出发经停松江北的K287次车,也是当晚停靠松江北的最后一趟普速客运列车,送别这座承载他青春的站台。
12月13日4时33分,原松江北站所在的沪昆铁路上海松江段外迁线路完成全部拨接,标志着沪昆铁路松江外迁工程完工并成功引入上海松江站。外迁后,松江北站关闭,其货运业务将转移至石湖荡站,普速客运业务将转移至上海松江站。
⛬(撰稿:涿州)特朗普提名戴维•珀杜出任美国驻华大使
12-23通宝捷⛸
“美国契约”现状考察之一:族群态度及其政治影响
12-23启华洋⛺
仇恨政治与民主党的失败
12-21华缘彩⛻
中国国际教育将迎来最坏但也是最好的时代
12-22磊光迅⛼
一个人的羌塘
12-22童装梦想⛽
喀喇昆仑深处的壮美
12-21海冠⛾
西藏为什么如此迷人?
12-23光盛⛿
贡嘎的辉煌
12-21悠然女装u
只为与你相遇
12-23饮舞果汁s
做好自己即是改变他人
12-23步履艺术✁